工作动态
市民政局圆满完成2014年政府职能目标工作
2015-01-12
2014年天门市民政局政府职能工作目标工作主要包括:省委、省政府要求考核的重要工作如村委会换届选举,省民政厅布置的重点民政工作精细化管理,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和文件要求各单位完成的相关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交办的重要工作,分管市领导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本单位的其他业务工作等等共十项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部门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按照依法、规范、阳光、高效的工作要求,扎实履行工作职责,全市民政事业呈现出良好态势,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依法组织开展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第九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换届工作专班。截止目前,全市有村两委选举任务的747个村中,738个村完成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730个村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
二是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救助以开展创建全省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市为载体,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上新水平。截止11月底,全市常年生活救助对象7282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4769户,25364人;农村低保对象27988户,43234人;农村五保对象4228人(集中供养对象1898人,分散供养对象2330人)。城市低保标准为36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为2300元/人年。对16828人次开展医疗救助,支出资金近3000万元。全年享受临时救助对象达3229人次,人均救助金额472元。
三是农村五保供养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了4600元,分散供养对象年人均财政供养补助标准提高到了3200元。利用省、市、乡镇三级资金800多万元对石河、蒋场、竟陵、白茅湖、张港、九真、李场等七所农村福利院进行了改扩建,福利院面貌焕然一新,五保对象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四是着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等重点社会组织。严把申请登记关,严格登记准入资格,坚持从严把关原则,严格审核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对那些成立意义不大、手续不齐、一人兼任多个民间组织法人或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兼任法人以及拟成立的战友会、老乡会、校友会等组织的一律不予办理。促进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全市现有364家社会组织,其中社会团体135家,民办非企业229家。
五是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一是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全市养老机构达35个(社会办养老机构数2个),床位数达4033张。其中,市社会福利院床位数310张,光荣院床位数170张,农村福利院床位数3423张,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3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19.6张。二是启动了民政事业园建设,目前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三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市符合享受90岁以上高龄保障金的对象有1701人,其中,百岁老人共34人,全年共计发放高龄保障金108万元,办理老龄优待证1853人,老年人公交卡1916 张。
六是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14个社区公共服务站(7个城镇社区、7个农村社区),总建设面积达到6470平方米,总投入710万元。认真落实《关于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农民办事不出村”活动的意见》,整合了服务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七是加强双拥优抚工作。一是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2014年优抚对象数据采集变更工作的要求,开展了优抚对象身份证信息收集录入工作,目前全市11593名重点优抚对象(其中:残疾军人588人,“三属”571人,在乡复员军人809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554人,两参退役人员2271人,60周岁老兵5454人,60周岁烈士子女346人),已录入优抚对象身份证信息9761人,占应完成数的85%。二是通过社会化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2178.5万元,下拨解“三难”资金95万元,优抚医疗补助资金65万元,保障了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三是全面启动了部分抚恤优抚对象换证工作,已为889名优抚对象(其中残疾军人 506人,烈属383人)填报了换证相关材料。四是对全市41处零散烈士设施下拨专项维修资金284.6万元,完成了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任务。五是做好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布展的前期工作,争取明年清明节正式开馆。
八是认真落实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政策。2014年度,我市复退军人665名,目前安置资金850.13万元已全部筹集到位,正陆续发放到退役士兵。同时,我们狠抓复退军人的职业教育,今年共组织培训班4期,参加培训388人,其中技能培训345人,学历教育43人,目前已有312人取得资格证书。
九是全力投入抗灾救灾。一是切实安排好冬春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各地反复摸排核实全市缺粮共计1.5万户、4.9万人,经请示市政府,将2013-2014年冬寒春荒生活救助资金703万元(其中:市级配套资金119万元)通过社会化发放方式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实际救助户数20785户,救助人口70669人,对重点受灾户实现了全部救助。春荒期间, 全市走访慰问了162户受灾困难群众,每户送去500元慰问资金。共投入恢复重建与维修资金364.6万元,全市恢复重建与维修任务已全部完成。二是深入开展了防灾减灾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升了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十是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全市119个贫困村、25395户贫困户、79900人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任务。二是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实施,全年共争取省级扶贫资金616万元,12个项目正在验收之中。三是雨露计划培训任务全部完成,完成了3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实用技术培训200人。四是建立了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的新机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驻村帮扶的通知》,对我市2020年以前全面脱贫、同步小康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署。
搞好行政区划调整,启动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着力实施区划调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竟陵街道办事处的江垸、谌桥、徐北、河堤4个居民委员会以及沙滩、王施、庙台、公冶、辰巳、河埠6个村民委员会划归杨林街道办事处管辖。加快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依法组织开展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第九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换届工作专班。截止目前,全市有村两委选举任务的747个村中,738个村完成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730个村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
二是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救助以开展创建全省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市为载体,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上新水平。截止11月底,全市常年生活救助对象7282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4769户,25364人;农村低保对象27988户,43234人;农村五保对象4228人(集中供养对象1898人,分散供养对象2330人)。城市低保标准为36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为2300元/人年。对16828人次开展医疗救助,支出资金近3000万元。全年享受临时救助对象达3229人次,人均救助金额472元。
三是农村五保供养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了4600元,分散供养对象年人均财政供养补助标准提高到了3200元。利用省、市、乡镇三级资金800多万元对石河、蒋场、竟陵、白茅湖、张港、九真、李场等七所农村福利院进行了改扩建,福利院面貌焕然一新,五保对象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四是着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慈善公益社会组织等重点社会组织。严把申请登记关,严格登记准入资格,坚持从严把关原则,严格审核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对那些成立意义不大、手续不齐、一人兼任多个民间组织法人或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兼任法人以及拟成立的战友会、老乡会、校友会等组织的一律不予办理。促进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全市现有364家社会组织,其中社会团体135家,民办非企业229家。
五是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一是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全市养老机构达35个(社会办养老机构数2个),床位数达4033张。其中,市社会福利院床位数310张,光荣院床位数170张,农村福利院床位数3423张,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3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19.6张。二是启动了民政事业园建设,目前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三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市符合享受90岁以上高龄保障金的对象有1701人,其中,百岁老人共34人,全年共计发放高龄保障金108万元,办理老龄优待证1853人,老年人公交卡1916 张。
六是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14个社区公共服务站(7个城镇社区、7个农村社区),总建设面积达到6470平方米,总投入710万元。认真落实《关于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农民办事不出村”活动的意见》,整合了服务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七是加强双拥优抚工作。一是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2014年优抚对象数据采集变更工作的要求,开展了优抚对象身份证信息收集录入工作,目前全市11593名重点优抚对象(其中:残疾军人588人,“三属”571人,在乡复员军人809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554人,两参退役人员2271人,60周岁老兵5454人,60周岁烈士子女346人),已录入优抚对象身份证信息9761人,占应完成数的85%。二是通过社会化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2178.5万元,下拨解“三难”资金95万元,优抚医疗补助资金65万元,保障了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三是全面启动了部分抚恤优抚对象换证工作,已为889名优抚对象(其中残疾军人 506人,烈属383人)填报了换证相关材料。四是对全市41处零散烈士设施下拨专项维修资金284.6万元,完成了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任务。五是做好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布展的前期工作,争取明年清明节正式开馆。
八是认真落实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政策。2014年度,我市复退军人665名,目前安置资金850.13万元已全部筹集到位,正陆续发放到退役士兵。同时,我们狠抓复退军人的职业教育,今年共组织培训班4期,参加培训388人,其中技能培训345人,学历教育43人,目前已有312人取得资格证书。
九是全力投入抗灾救灾。一是切实安排好冬春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各地反复摸排核实全市缺粮共计1.5万户、4.9万人,经请示市政府,将2013-2014年冬寒春荒生活救助资金703万元(其中:市级配套资金119万元)通过社会化发放方式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实际救助户数20785户,救助人口70669人,对重点受灾户实现了全部救助。春荒期间, 全市走访慰问了162户受灾困难群众,每户送去500元慰问资金。共投入恢复重建与维修资金364.6万元,全市恢复重建与维修任务已全部完成。二是深入开展了防灾减灾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升了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十是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全市119个贫困村、25395户贫困户、79900人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任务。二是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实施,全年共争取省级扶贫资金616万元,12个项目正在验收之中。三是雨露计划培训任务全部完成,完成了3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实用技术培训200人。四是建立了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的新机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驻村帮扶的通知》,对我市2020年以前全面脱贫、同步小康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署。
搞好行政区划调整,启动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着力实施区划调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竟陵街道办事处的江垸、谌桥、徐北、河堤4个居民委员会以及沙滩、王施、庙台、公冶、辰巳、河埠6个村民委员会划归杨林街道办事处管辖。加快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有序进行。
工作动态
- 天门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和 “难点村”治理督查活动
- 天门市民政局局长蒋发银专题调研社会救助工作
- 天门市委书记吴锦检查防汛备汛工作
- 天门市启动社会福利机构夏季消防检查专项行动
- 天门市民政局召开农村福利院安全管理专题会议
- 天门市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业务培训班开班
- 天门市民政局对2017年爱满荆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 天门市民政局开展财务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检查
- 天门市召开民政事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
- 天门市民政局开展“四百活动”专题会议
- 天门市召开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
- 天门市民政局迅速贯彻落实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
- 天门市社会福利院开展院民业余生活
- 天门市民政局安排部署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
- 天门市安排部署2017年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
- 天门市民政局承办2017年道德讲堂总堂第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