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天门市民政局官方网站正在改版升级中,敬请期待!

工作动态

    市民政局切实落实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各项政策

    2014-12-29
      今年以来,天门市民政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政策。
      一是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改革。一是采取政策扶持、公建(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二是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高龄补贴、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等政策制度,解决老年人“有钱养老”的问题。三是坚持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衔接。加快形成以机构养老带动社区养老、以社区养老支持居家养老的梯次发展格局。全市现有养老机构达35个(社会办养老机构数2个),床位数达4033张。其中,市社会福利院床位数310张,光荣院床位数170张,农村福利院床位数3423张,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3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19。6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市符合享受90岁以上高龄保障金的对象有1701人,其中,百岁老人共34人,全年共计发放高龄保障金108万元,办理老龄优待证1853人,老年人公交卡1916 张。全市现有城乡养老互助中心141个。启动了民政事业园建设,目前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二是推进行政区划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为建立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区域设置和管理体制,调整中心城区行政区划管理,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竟陵街道办事处的江垸、谌桥、徐北、河堤4个居民委员会以及沙滩、王施、庙台、公冶、辰巳、河埠6个村民委员会划归杨林街道办事处管辖。
      三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深入宣传贯彻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精细化管理,推动全市建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全面启动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努力构建了科学有序、衔接配套、公正公平、保障有力的社会救助工作新格局。全市常年生活救助对象7282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4769户,25364人;农村低保对象27988户,43234人;农村五保对象4228人(集中供养对象1898人,分散供养对象2330人)。城市低保标准为36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为2300元/人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4600元,分散供养对象年人均财政供养补助标准3200元。对16828人次开展医疗救助,支出资金近3000万元。全年享受临时救助对象达3229人次,人均救助金额472元。
      四是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加强灾情应急救助管理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市民政局2014年汛期抗灾救灾应急工作方案》;针对出梅以来的伏旱灾害,市减灾委、市民政局根据灾情于8月5日8时紧急启动抗旱救灾四级应急响应,全力应对旱灾;及时报送灾情,适时开展灾情会商评估;迅速开展核灾救灾工作。7月底伏旱发生以来,市民政局共组织7个工作专班252人次分赴全市各地查灾核灾,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共下拨旱灾救灾和暴雨风雹灾害应急资金11。4万元,解决了2990人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问题;认真做好灾后倒损民房恢复重建与维修工作。省市财政投入38。6万元、整合各方资源及农户自筹326万元完成了73户倒损住房的恢复重建与维修任务。二是妥善安排冬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各地反复摸排核实今冬明春全市需救助人员达2。9万户、11。1万人。经请示市政府,将2013-2014年冬寒春荒生活救助资金703万元(其中:市级配套资金119万元)通过社会化发放方式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实际救助户数20785户,救助人口70669人,对重点受灾户实现了全部救助。春荒期间, 全市走访慰问了162户受灾困难群众,每户送去500元慰问资金。三是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升了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深入开展防灾减灾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升了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竟陵办事处东湖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五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是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第九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换届工作专班。截止目前,全市有村两委选举任务的747个村中,738个村完成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731个村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二是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今年建设的14个社区公共服务站(7个城镇社区、7个农村社区),总建设面积达到6470平方米,总投入710万元。三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认真落实《关于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农民办事不出村”活动的意见》,整合了服务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六是加强扶贫开发工作。2014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14]25号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创新政府扶贫、社会扶贫、市场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思路,突出落实“六项改革”和“十项重点工作”,紧密围绕减贫任务8133人,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增加扶贫投入,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贫困村(户)创收脱贫服务,截止目前,全市已减少贫困人口8391人,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一是建档立卡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全市119个贫困村、25395户贫困户、79900人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任务。二是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实施,全年共争取省级扶贫资金616万元,12个项目正在验收之中。三是雨露计划培训任务全部完成,完成了3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实用技术培训200人。四是建立了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的新机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驻村帮扶的通知》,对我市2020年以前全面脱贫、同步小康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署。